如何寻找提高牛群繁殖性能的关键点?
时间:2013-12-17 14:23:13 来源:Progressive Dairyman 作者:Mark Carson 点击:505次
评价一个牛群的繁殖性能有很多项基准指标,妊娠率往往是主观评价时最有效的,因为妊娠率可以回答在某一时间段内,你的牛群中有多少待配母牛,以及输精操作是否让奶牛受孕等基本问题。
如果你想提高牛群的妊娠率,你需要知道提高牛群繁殖性能的关键点所在。
当然,你需要提高输精操作的受胎率,或是提高发情监测的能力。同样重要的是,你需要意识到自己的牧场,与临近牧场或是行业中的其他牧场相比,差距在哪里。
所以,想要提高牛群的受胎率或者受配率,你需要关注多少个牧场呢?如果二者都想提高,又要关注多少个呢?
为了了解行业内的牧场在牛群层面的繁殖表现如何,以及一个牧场提高牛群繁殖性能的机会所在,我们来看看从加拿大西部地区参加DHI测定的2230个牧场收集来的繁殖数据。
如图一所示,这些牛群被分成了4个不同的类别,分类依据是看这些牧场是否有机会提高受胎率,提高受配率,或两者都能得到提高。
然而,一开始,我们需要明确分类的标准,即低受胎率与低受配率的定义。
低受配率牛群被定义为:一年中,配种母牛数不及适繁母牛数的50%。相应的,高受配率牛群是指:一年中,配种母牛数高于适繁母牛数的50%。(即以受配率=50%为分界线,受配率=配种母牛数/适繁母牛数*100%)。
低受胎率牛群被定义为:一年中,受胎母牛数不及配种母牛数的40%。同理,高受胎率牛群是指一年中,受胎母牛数高于配种母牛数的40%。(即以受胎率=40%为分界线,受胎率=受胎母牛数/配种母牛数*100%)。
低受配率——高受胎率
第一类牧场(约占所有牧场的35%)的受配率较低,而受胎率还是较高的。
这类牛群的平均空怀天数是138天,平均每年每头奶牛的经济效益可提高约170美元。这些牛场应该将关注点放在提高配种牛的数量上。
在一个阶段内提高配种牛的数量,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做好发情监测,同时提高定时输精技术的使用,或是考虑使用活动监测技术。
大部分高受胎率牛群都在利用超过一种的发情监测工具,最大限度避免错失配种时机。同时,兽医的工作也非常重要,以确保采用适当的频率进行妊娠检查。
低受胎率——高受配率
第二类牧场(约占所有牧场的15%)需要提高其受胎率,而他们的受配率还是较高的。
这类牛群的平均空怀天数是124天,平均每年每头奶牛的经济效益可提高约为108美元。对于这个特定类别,关注点应放在提高受胎率上。
关注的基本点,应该是通过围产管理、营养调控以及环境控制来提高奶牛的繁殖能力。
同样,他们应该考虑提高发情监测和定时输精能力,确保输精更及时、更有效率。对于配种员来说,在年度数据的基础上检查人工授精器械以及输精的位置,也是十分有益的。
第三类牧场(约占所有牧场的45%),受胎率和受配率均需要提高。
这类牛群的平均空怀天数是154天,平均每年每头奶牛的经济效益可提高约243美元。
因为两个方面均存在可提高的空间,任何对于改善繁殖性能的投资都有潜力获得较大的效益,也就是说,任意一项同时改善受胎率与受精率的投资都能获得不错的回报。
有趣的是,数据显示,如果你只能选择一项指标来改善,提高受配率往往能获得更好的收益。
平均来讲,单纯高受配率牛群的空怀天数比单纯高受胎率的牛群空怀天数少14天,相比之下,平均每年每头牛多60美元的利益增长空间。
理想情况下,你应该尽力做到两项指标同时提高。通过提高受配率,让更多的牛参与输精,是一个使全群繁殖性能得以提高的有效方法。
高受胎率——高受配率
第四类,也是最后一类牧场(约占所有牧场的5%),受胎率和受配率表现都很不错。
这类牛群的平均空怀天数只有108天,平均每年每头奶牛的经济效益可提高约36美元。虽然这些已经很出色的牛群繁殖性能十分优良,也总能找到继续改善的关键点。
如果你的牧场属于这一类别,可以对繁殖计划进行细微的调整,确保你充分发挥了使用的优质遗传物质所具有的优势,以满足你更高的经济目标。
所以,你的牧场是在哪个分类中呢?花一分钟来回顾一下你的牛群的平均受胎率以及受配率,如果不是在“精英阶层”中,请做出必要的调整从而达到这一目标。
中国奶业信息网 崔蓉编译
(责任编辑:崔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