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 收藏
 
注册 《奶业在线》

中国奶业信息网,聚焦奶业热点,构建全产业链信息平台!

中国奶业正面临怎样的囧境

时间:2015-8-12 11:28:38   来源:食品商务网   作者:    点击:373次

奶农倒奶杀牛,鲜奶浇地喂狗,中国奶业怎么了?自去年开始,我国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辽宁、甘肃等多个地区出现了“倒奶杀牛”的现象。业内人士表示,国际奶价下跌和产能过剩导致我国奶牛养殖户亏损严重,“倒奶杀牛”仍将继续。

  奶农倒奶杀牛,鲜奶浇地喂狗,中国奶业怎么了?自去年开始,我国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辽宁、甘肃等多个地区出现了“倒奶杀牛”的现象。业内人士表示,国际奶价下跌和产能过剩导致我国奶牛养殖户亏损严重,“倒奶杀牛”仍将继续。

“倒奶杀牛”缘由壹——国内奶价下跌

1.多重影响,国际奶价持续低迷

  供过于求,是国际奶价低迷主要原因。欧洲畜牧业一直占据较大产业量,奶产品生产量大于我国,肉类供应也远超出我国供应量,因此欧洲奶制品以及肉类的价格都低于蔬菜价格。首先,奶制品生产成本高于销售价格,乳制品生产企业日益亏损。数据显示,欧盟中比利时、荷兰、爱尔兰和法国,新年牛奶价格已降至30美分/升以下,生产成本无法收回;其次,欧盟成员国去年7月底宣布对俄进行经济制裁,随后8月初俄罗斯推出反制裁措施,决定一年内禁止从美国和欧盟国家进口乳制品、果蔬、肉类等食品,这对很多乳制品出口国造成了重大打击,在英国牛奶竟然卖出了比水还要便宜的价格。最后,企业为了压缩成本大幅降低原奶收购价格,目前新西兰全国又正在经历一场局部干旱,干草饲料几乎价格翻番,多重压力使得奶农苦不堪言。大部分奶农面临亏损,部分奶农选择退出或者让奶牛停奶。受国际奶价影响,中国奶价也持续下跌,重演欧洲奶农悲剧。

2.市场疲软,国内去库存缓慢

  国际奶价在量减的情况下稍稍回升,但仍“拯救”不了国内的奶价。在中国,由于市场依然处于去库存状态,同时市场消费疲软,国内的奶价仍继续走低。农业部监测到内蒙古、河北等10个牛奶主产省(区)1月第一周的生鲜乳平均价格而3.67元/公斤,比前一周下降2.1%,同比下降12.4%。

  此外,国产奶面临着信任危机、国际鲜奶价格下跌、国外进口牛奶抢占市场等重创,销量和价格都无法提升。与此同时进口奶粉也在进一步挤压市场份额,提升奶价已成虚妄。

3.进口奶制品冲击国内市场,我国奶业危机四伏

  据悉,从今年4月1日起,欧盟沿用30年之久的限制牛奶产量的配额将取消。从去年开始,欧洲乳品厂就已经开始提高了产能,销售目标剑指中国市场。数据显示,目前,中国进口的脱水全脂奶粉约占全球贸易量的三分之二,进口鲜奶则超过全球出货量的三分之一。面对大量新增牛奶的冲击,国内奶价形势或将不容乐观。

“倒奶杀牛”缘由贰——收购价低,养殖成本高

  数据显示,自2014年2月份开始,生鲜乳价格连续10个月下跌,同比下降6.1%。据农业部对482个生奶固定观测点1至9月份的价格调查,奶价已从4.26元/公斤降至3.84元/公斤。2014年底最后三个月的奶价一直呈下跌趋势。饲料、人工费用等养殖成本却不降反升。

  与此同时,奶制品企业缩小了鲜奶用量规模。河北正定金河奶牛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石振辉说,2014年12月20日左右,不少奶企每天限量收购11.6吨奶,导致每天剩下1吨奶没有销售渠道,“只能内部消化,喂给小牛喝,实在不行就倒掉了,现在最好的情况就是保本。”

 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,倒奶的多是中小奶农和散户。大型乳制品制造企业开始自建牧场,公开数据显示,截至2013年年底,蒙牛集团已开始建设8座自建牧场。监管的强化和乳制品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意识逐渐提高。凡是规模化的、有标准合同的养殖场并没有出现大的亏损。倒奶事件更多显示的是中小奶农和散户的生存状况困难。

如何改善“倒奶”问题

  倒奶现象是奶业转型升级必然出现的问题。当前中国奶业需要结构调整、转型升级,中小奶农必然要通过整合的方式参与到规范化的畜牧养殖企业中,这也是中国奶制品提升质量和打造国产奶口碑必须考虑的问题。为了实现我国奶业从传统的产业向现代化产业转变,从过去传统产业、低效产业向现代高效的新兴产业转变。国家需要通过宏观调控手段,完善乳制品生产行业市场,维护中小奶农的利益,并采取措施让拥有大型现代化牧场企业收购或者培训中小奶农,提供收购渠道。  

(责任编辑:崔蓉)

Copyright © 1999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. 奶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 京ICP备14054843号-4
版权声明:转载请保留 奶业信息网 字样
公司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东路锐创国际中心2号楼1012
联系电话:13911574412 10-65980517/65980535/65980579